个性婚礼消费成主流 婚庆业面临创意救市

 

    重庆市第三届婚礼博览会落下了帷幕。记者从重庆市婚庆协会了解到,本次婚庆博览会参观人数达7.5万,成交量达950万。

    与去年相比,今年婚博会无论在参观人次还是成交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在可喜的数字背后,却有另一种声音敲打着看起来如日中天的重庆婚庆行业。该协会会长吴斌介绍,在盛大场面背后,婚庆行业产业链的创造力却正在枯竭。

    幸而,来自行业中的严肃自省并没有在一片叫好声中淹没。不仅是吴斌,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都意识到创意萎缩将带来的萧条未来,如果没有强劲动力支撑迅猛攀升的数字,那么,婚庆行业只会如强弩之末。

    创意紧缺的婚博会

    夏日里的婚博会的确令商家眉开眼笑。

    但在参观者的心目中,这次婚博会并不是那么完美。记者在会后的通讯上看到,参观者对于本次展会活动安排的满意度只有10.91%。正在筹备婚礼的张先生对记者抱怨,婚博会没有太多新意,更没有让人大开眼界之处。一位每年都去婚博会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则下了更悲观的结论:婚博会一年不如一年。

    在高交易额的背后,为什么迎来却是抱怨呢?

    负责本次会展中心布展的项目经理陈杨娟给出的答案是:市场很大,但新人的要求也非常高。她表示,从观众问卷调查统计表上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准新人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更齐全的婚庆产品,特别是关注他们精神层面的产品。本届婚博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婚庆产业内行业涉及还不够全面。虽然本届新增了新婚理财,新婚家居和婚礼蛋糕等板块,但整个婚庆产业的链条还需要继续开发。

    即将在年底举办婚礼的准新娘孙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自己的婚礼,由于自己和男朋友都非常渴望一场盛大而与众不同的婚礼,所以对于婚庆公司的选择就更加挑剔和慎重。目前没有相中一家婚庆公司,对她来说,要么缺乏创意,要么价格昂贵。

    缺乏创意,不仅让参观者对婚庆行业有些失望,从业者更有一种潜在的焦虑。据婚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80后”结婚潮的启动,重庆主城区每年有2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而且此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每对新人的婚庆消费大概在7万元至8万元。在这近8万元的消费中,婚宴和婚饰的比例最大,达到了整个消费的70%。如此算来,用于婚礼庆典的消费就是30%,也就是2万元左右。

    婚庆协会会长吴斌说,这个市场看起来很庞大,但目前主城区400多家的婚庆公司都来抢占同一个市场,显然僧多粥少,利润微薄。

    蓝海中的婚报潮

    原本一个处处是“蓝海”的婚庆行业,却让一群死守阵地的掘金者变成了“红海”困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的探索者正试图用智力将产业链延伸得更广。于是,婚报这种新兴事物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在深圳,一种独特的媒体———婚报,正受到当地市民的追捧。所谓的婚报就是为新人量身定制的一份报纸,主要是以记录他们的婚恋故事和亲人祝福等内容为主,报纸将根据新人的需要在婚礼现场或者是婚礼之前派发。

    今年6月,深圳的几家婚报一推出,就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一名“80后”新娘表示,它的意义和珍藏价值并不亚于婚纱照。

    深圳最早创办婚报的郭继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工作室从创办开始,每个月有300笔业务的成交量,也就是说每个月有300对新人接纳了婚报。可是这样的数目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计划。”

    郭继生并不是唯一一个做这个事情的人。在淘宝网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叫“杨过”的婚报工作室:杨过婚报工作室,唯一一家专业制作婚礼报纸的工作室,专业设计及撰稿人为新人打造最时尚的婚礼。

    “只此一次的发行,藏一生的回忆”专为新人独特设计的婚礼报纸,在婚礼当日嘉宾签到时赠送。当宾客看到这份别具一格的婚报,不但对新人的故事一目了然,更有可能看到关于自己的内容,让婚礼不再单调,更让来宾其乐融融。当然,这也是新人自己记录心路历程和珍藏一生的珍贵记忆。

    婚报市场前景利好

    据郭继生介绍,深圳结婚的人很多,这个市场还可以做得更大。在创业初期,他在婚报的设计和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现在,婚报模式已经被大众接受。目前,他的工作重点是推广婚报,扩展它的营销渠道。根据他制定的策略,推广的重心放在酒楼和影楼上。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之前他跟这些企业良好的人脉关系;二是酒楼和影楼都是接待新人的必经场所。

    为了更好细分消费者的需求,他的婚报就像婚纱照一样,实施了价格和套系的分级,以便消费者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据郭继生透露,婚报并不是漫天的要价,在他们公司最贵的套系才999元,而且大部分年轻人都会选择最贵的这种。

    目前,他又在开拓出婚庆以外的个人报纸市场,例如寿宴、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时刻的报纸,也就是针对过生日的老人、小孩,夫妻的结婚纪念日的个人订购报纸。他信心十足地说:“这类报纸的模板是可以复制婚报的,找到良好的推广渠道,市场会更大。”

    杨过从去年9月经营至今,目前的经营状况不错。现在,杨过工作室依然是他一个人,手下的3个员工依然在兼职。而且,从业务量来说,他自己觉得差强人意,一个月签单的人数也只有这么几十对。尽管每月的业务额度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引起杨过的恐慌。因为他自认为这个市场发展很大。杨过说:“北京的顾客对于婚报的设计和定价都能够接受,唯一不满意的是,版面太少,单薄,手感和观感不好。

    现在,令他稍感欣慰的是,他在北京最有名的婚庆杂志《大众皆喜》上做了几期广告,知名度和客户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创意战斗仍将继续

    婚报的出现只是在婚庆行业领域中一次打破常规的尝试,而创意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却足够成就一群人在婚庆产业链中找准适当的位置。

    有调查显示,2008年是中国婚庆产业发展的第18个年头,中国婚庆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兴的充满无限商机和光明前景的幸福朝阳产业。每年有1000万对青年登记结婚,由此产生的婚庆及新婚用品消费高达2500亿元。新婚人群追求个性时尚的庆典活动,出现“高档、浪漫、时尚”的结婚消费趋势。

    如何在众多的婚庆公司中脱颖而出,如何用新的创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占领市场,这成了各个大大小小的婚庆公司解决的问题。

    目前,婚庆公司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高端的婚庆公司用优质的服务、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创意吸引顾客,不过要价常常使新人们望而却步。然而中低端公司,价格虽然低廉,但所提出的创意并不能满足新人的要求。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纠结着新人的选择,婚庆行业应该打的不是价格战,而是创意战,他们急需创意救市。”吴斌说。

    台北萝亚企划部经理罗伟表示,相比其他城市,重庆的婚庆行业发展还比较落后,重庆婚庆文化起步比较晚,婚庆的消费实力不仅比北京上海要低,而且还显得比较单一。“婚庆行业就是一个个性行业。越来越多的准新人愿意为自己个性婚礼买单,目前个性婚庆的费用比传统婚礼平均多出30%,有的甚至要高两三倍。”罗伟说。

    记者也了解到,本土的很多婚庆公司也正在为打破整个婚庆行业原有的传统格局而努力着。例如,重庆比较高端的婚庆公司台北萝亚结婚广场率先推出策划了水晶婚礼、星光婚礼、烛光婚礼、颁奖婚礼、情景剧婚礼、纯中式古典婚礼等;重庆红房子婚庆公司还推出了好莱坞式的三维动画婚礼。

    这场为争夺“蓝海”市场智力战还将持续,并成为行业扩张的动力。 新华网